日期:2025-09-11
纵观中国女排历年发展,“拥有核心强攻手”往往与队伍打出好成绩紧密相关,唯独陈忠和执教的2003-2004年是例外,具体可梳理为以下阶段:
1. 五连冠时期:郎平作为核心攻手,凭借“一锤定音”的强攻能力,成为队伍夺冠的关键支撑。
2.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第二:孙玥担任核心强攻点,助力队伍取得佳绩。
3. 2003-2004年(陈忠和时期):这是唯一没有明确“主要得分点”的成功周期——队伍整体均衡,拦防能力突出,依托稳定一传打速度战术,最终实现夺冠。但到了北京奥运会周期,陈忠和也调整策略,将王一梅作为“一锤定音”的核心来培养。
03-04周期只是没有明星主攻,二传、副攻、接应、自由人都是世界级的甚至是最好的。老陈的临场指挥也是优秀的,只是训练太狠,废了六心,好在张萍顶上来了。所以是团体优秀,而非集体平庸。
4. 2008北京奥运会-2012伦敦奥运会:王一梅作为“大炮型主攻”,是队伍的核心强攻点:2008年助队伍获季军,2011年世界杯再获季军;2012年伦敦奥运会则因王一梅伤病影响,状态未能发挥,队伍成绩可惜未达预期。+上教练指挥不当导致
5. 2013-2019年(朱婷时代):朱婷以超长周期的顶级表现担任核心,成为队伍在世界杯、奥运会等赛事中夺冠的绝对支柱。
6. 2022-2024年:李盈莹接棒成为核心攻手,虽仅带领队伍获世联赛亚军,但不少观点认为,若不是蔡斌教练的指导问题和伦敦周期一致,队伍本有机会在巴黎奥运会登上领奖台。
如今进入洛杉矶奥运周期,李盈莹受伤病影响状态下滑,国内暂未涌现出新的“一锤定音”主攻手;同时,当下女排打法已不再是陈忠和时代“一传个个到位”的模式,更依赖核心强攻手的突破能力。
由此可见,“是否拥有一锤定音的核心攻手”,已成为影响中国女排成绩的关键因素,也被不少人视作女排的“成绩玄学”:缺了这样的核心,队伍便难出顶尖成绩。